什么是心理账户理论?对理财的影响有哪些
每个人在做决策之前,什心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账论对理财“心理账户”进行思考与判断,进而做出决策。户理用经济学的什心语言来说就是,在做决策的理账论对理财过程中,决策者的户理心理与行为,如心理情绪、什心成就动机、理账论对理财价值权衡、户理才智品德、什心心理偏好等都是理账论对理财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户理决策过程呈现出种种非理性的特征。
1980年,什心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萨勒首次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理账论对理财所谓心理账户,户理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账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2017年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对心理账户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有效地解释了人们在消费决策中的那些非理性的行为。塞勒认为,心理账户会让人们的消费行为变得非理性。因为心理账户会受到决策者的情感、性格以及心理偏好的影响。
那么,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行为呢?
第一,双曲贴现。近期收益的诱惑力大于远期收益。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双曲贴现”,指人们在对近来的收益进行评估时,往往更看重近期使用的更低的折现率,而忽略远期使用的更高的折现率。简单来讲,就是人们更喜欢眼前较少的收入,而不愿意等待日后更高的收入。
如果有人让你做决策:选择今天,可以得到 1000 元;选择明天,可以得到 1005 元,你做何选择呢?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今天的1000元,原因可能就在于“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可是,同样的选择,将时间拉长一年——选择明年的 10月1 号,可以得到 1000 元;选择明年的 10 月 2号,可以得到 1005元,你会如何选择呢?这时候,大多数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因为两个选择都属于未来的折现。
双曲贴现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人们“享受眼前快乐,漠视远期痛苦”的心理倾向。很多人下定决心要多学习,多看书,少玩游戏,可在空闲时总是忘了自己的决心,选择玩游戏而不是看书,因为玩游戏获得的是当下的快感,而看书获得的价值不容易体现。
当我们面对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时,总是会倾向于选择短期的收益。这不仅是行为经济学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第二,损失厌恶。失去的痛苦比获得的快乐更强烈。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经济学家经过研究统计后发现,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 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很多人在预测风险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偏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损失厌恶”,因为在所有人的认知里,损失所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大于获得所带来的快感。我们在预测风险的过程中总是想避免一切损失和错误,可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有的损失和错误不可避免。
在我们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心理账户理论中人的心理弱点也暴露无疑。无论是双曲贴现,还是损失厌恶,都会让我们的决策行为出现非理性的特征。因此,只有避免受到心理账户理论的过多影响,我们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更加理智的决策。
(责任编辑:职场心理)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各个城市的心理咨询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心理咨询室不同于其他咨询室,需要有特点的设备,那么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室的设备呢?杭州心理咨询中心跟大家分享 ...[详细]
-
闪光融合现象是指光刺激视觉器官时,如果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那么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了。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断续频率,叫做临界频率。临界频率是由光的强度、光的 ...[详细]
-
幻觉的常见表现形式和症状分类有哪些?幻觉按结构性质可以分为原发性幻觉、妄想性幻觉、真性幻觉、假性幻觉、精神性幻觉、思维鸣响等。幻觉按附加条件可以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心因性幻觉、暗示 ...[详细]
-
思维逻辑障碍:正常人的概念形成、判断与推理,都遵循着一定的逻辑结构规律。正常人发现天阴、云厚,各种东西潮湿,即判断可能要下雨而采取行动——出门带雨具。这是正常的思维逻辑。如果是病人,就可能从天阴、云厚 ...[详细]
-
在感情中,有时候我们会失去曾经爱过我们的人。如果你还爱着她,你可以尝试去挽回她。在决定挽回她之前,你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你们分手的原因。你需要找出问题所在,并且想出解决方法。在挽回她的过程中,你需要 ...[详细]
-
个体,是指将人的自然的、社会的本质特点全部集合于某一单个人的身上时,这个人就称为个体。人,是最高等的动物,是生物演化的最高产物。从生物分类学上看,它属于哺乳类的人类种,共有特殊的形态构造和组织,能直立 ...[详细]
-
什么是巴宾斯基反射?巴宾斯基Josef Babinski,1857-1932)是法国医生。他于1896年发现了一种病理性的反射特征,用以来检查锥体系统功能障碍时所出现的症状。例如,脑脊髓障碍、锥体萎缩 ...[详细]
-
生理心理学,有人称之为“心理生物学”。它是以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或者说是研究生理心理的。生理心理学运用现代科学各种有关实验手段,如电子计算机、脑电波描记法、自然实验法、生理解剖等 ...[详细]
-
女人不爱了还能挽回吗?如何挽回绝情女生?女人不爱了并不代表着你就没有了机会挽回,只能说明你该和过去那个让她不爱了的自己告别了,通过改变让她接纳你。一、为什么会不爱了?情感专家康纳先生说过,从根本上来 ...[详细]
-
什么是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言语活动的一门边缘学科。心理语言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学科。它运用实验方法和调查方法,研究人获得、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生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语 ...[详细]